核事故應急演練
核事故應急演練
陳兆偉
2021年7月
廣東省內目前有四所正在運行的核電站,其中距離香港最近的為位於香港市區之東北約50公里的大鵬半島的大亞灣核電站及嶺澳核電站。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制定的大亞灣應變計劃,一旦可能發生或已發生核事故,各部門會按照計劃的啓動而展開應急行動,其中天文台會開展應急輻射監測及評價工作,包括加強環境輻射監測和進行應急輻射巡測,以了解本港環境輻射水平的最新情況,並評估事故可能對香港帶來的影響。
為確保同事在萬一發生核事故時能迅速進行核應急工作,天文台恆常安排各類型演練,包括桌面演習和實地演練。在不同假設的核事故情境下,應急人員按照其職務處理不同工作,包括在地上進行流動輻射測量及收集樣本、執行空中應急輻射巡測、於京士柏輻射實驗室測量樣本。至於在天文台監測及評價中心的應急人員,會透過電腦模型和實際輻射監測結果評估事故的影響,並按不同的核事件資料通報機制進行演練。在2020年,天文台進行了21次相關演練,並持續更新輻射監測及評估設備,務求人員能做好準備,在有需要的時候有效開展應急工作。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大家對核電站的安全及香港環境輻射水平的關注有所提高,天文台的輻射監測網絡包括十二個輻射監測站,實時監測環境伽馬劑量率、收集大氣飄塵、氣態碘及沉積物樣本。為了更靈活進行輻射監測,天文台亦利用輻射巡測車和安裝在政府飛行服務隊直昇機上的空中輻射監測系統,分別進行陸上及空中巡測。

圖一 天文台舉辦和「大亞灣應變計劃」相關的演練,其他政府部門人員亦參與其中。

圖二 輻射巡測車會到本港不同地區收取環境樣本,進行實地演練。